第233章 选择(1/3)

作品:《雄霸三国

九月十三日,傍晚时,匈奴王庭南二十里。

一个昼夜的时间内,王庭形势极端恶化,显然匈奴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如今只是恰好与魏越的计划撞上了而已。没有魏越的计划来刺激,匈奴内部串联的力量依旧会爆发。会在对他们更有利的时间里爆发,比如朝廷再一次征调匈奴义从,当这支忠于王庭的义从部队调离王庭之后爆发。

从王庭返回的邓展刚下马,就取出三封信双手递给魏越,喘一口气:“主公,幸好居庸侯所部千余骑反应迅速,否则叛民冲击王庭,王庭必失。”

王庭丢失;使匈奴中郎将张修战死;羌渠单于战死;张举战死;于夫罗、呼厨泉兄弟战死。

这五个最坏的事情好在都没有发生,这是让魏越最为庆贺的事情了,起码自己这边的力量没有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唯一和计划有变的在于战争的性质,这将是一场双方有充分准备的战争,而不是有备攻无备。

顶多,胜率由一九开,变成了三七开;若上述五个最坏的事情发生,每发生一件,胜率就会有一成左右的浮动。

三封信件魏越很快看完,分别来自张举、张修和于夫罗,因为在事变时他不在王庭之中,针对于当时的紧急变化,王庭之中各方面集议时也就没了魏越表态的机会。针对于眼前的意外变局,王庭各方面已经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只是这个方案中有一个矛盾点需要魏越来投票。

毫无疑问,战前各方面准备的援军中,最快、战力最强的是度辽将军张举部;其他各郡援兵、北地四部、虎步营都是半月内才能赶赴战场的。

“眼前事态紧急,再急也该有个先后之分。”

火堆旁,魏越将三封信递出,一种环绕火堆而坐的幕僚、护卫都先后阅读,魏越神态平静,事已至此只能迎刃而上去解决,哀怨、愤怒无济于事,反倒会被人所轻视:“诸君,王庭之争议,在于如何解决美稷叛军。如邓展适才所言,美稷事起猝然,而王庭中又有叛军内应,若非居庸侯部曲之力,如今之王庭或许已落入叛军之手。”

王庭若突然被叛军里应外合拿下,那么张修、羌渠单于、于夫罗兄弟有极大的可能性被叛军一锅端掉!

这种情况下,魏越能做的就是迅速向度辽将军部靠拢,然后一边向朝廷请罪,一边跟整合匈奴国力的匈奴叛军进行决战。

张修被杀,意味着叛军将与朝廷彻底没了退路;羌渠单于,于夫罗兄弟一起遇害,意味着王庭失去正统的继承人,会导致摇摆的中立匈奴部落投靠叛军拥立的新单于,这个雪球滚起来后,整个南匈奴部众会团结在新单于旗帜下……这么大体量的敌人,即便是朝廷也不会贸然出兵决战。

好在王庭保住了,一众关键人物都还活着,让事态无法继续恶化。王庭在手,意味着叛军并未取得决定性优势,中立的部落依旧会是中立的,这种情况下态度对立的两拨人就可以围绕王庭的归属进行大规模动员和决战。

如果,在叛军主力集结前将美稷叛军压制并夺回美稷,那么战场就可以从王庭向外转移。战场外移,意味着王庭对周围部落拥有更高的控制力,就可以动员出更多的军队。

守住王庭,夺取美稷,再进行初步决战,这就是王庭中做出的应对方案。

“依居庸侯提议,此时改由羌渠单于与匈奴中郎将征调匈奴骑士扼守王庭,而居庸侯回五原调兵。若王庭方面能固守五日,居庸侯将率三万将士归来,届时拔取美稷易如反掌。”

“诸君,居庸侯攻拔美稷一事,某不存顾虑。某所虑与右贤王类似,忧虑居庸侯率部回五原调兵,会滋生流言,令王庭再陷动荡之中。”

魏越说着苦笑,王庭方面自己无法决定,说的好听把选择权交给魏越,可这个事情有那么好选择?

张举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233章 选择,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