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谁人能信(4/5)

作品:《太平血

藏金玉珠宝,库房不大,管理也很方便。

第三个是户部银库,也就是所说的国库。国库里面藏着白花花的银子,差不多每天都在收支。库兵每日都在搬进搬出,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保证户部库银的安全,清朝银库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设管库大臣一员,由户部侍郎兼任,下面设郎中等职,再下有库书数人,这些人都没有权力进入银库,能进入银库的只有库兵。

库兵如要进入银库,即使严冬,也必须脱去衣裤,进库后再换穿库内的衣裤;干完活儿出库时,再脱光衣服,库门口有一个板凳,库兵光着身子跨过板凳,两手往上一拍,大喊一声“出来”,然后就可以穿上来时的衣服回家了。跨板凳、举手、拍手、高喊,是为了表明自己体内、腋下、嘴里、手中没有夹带银子。

由此看来,户部银库监管十分严密,库兵貌似也无机可乘,其实不然。库兵偷银子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以谷道藏银”。第二个办法是严冬时用茶壶往外带银子。壶里有水,把银子放在茶壶里,出库时打开茶壶盖,将茶壶往下一倒就过去了。实际上,银子冻在茶壶里,自然倒不出来。

这是最主要的两个办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这样一来,天日久,积少成多,银库的银子不知不觉间就被盗了很多。既然不是一天所为,也不是一人所偷,为什么时至今日才发现呢?

原来从嘉庆五年彻底清查国库以来,每年只是例行公事般地查库,查库大臣翻翻账,看看门窗,草草检查一下,煞有介事地叮嘱库兵几句,走完过场就作罢。要说他们对库兵监守自盗一丁点儿察觉也没有,谁也不信,但是,一句话,惹不起啊。

这不仅牵涉朝廷要员利益、复杂的官场博弈,就是那帮库兵,也都不简单,水很深,有的甚至黑白两道通吃。开库之日,户部银库门外一群群全副武装的保镖,聚在树下乘凉,那份威,户部一般官员也比不上。这些都是库兵的私人保镖,其实不是库兵摆谱,他们时常会面临着被绑架、抢劫的危险,因为巨大的利益很容易让歹人见财起意。另外,补一名库兵的缺要六七千两白银,在这种情况下,谁砸他的饭碗,他不跟谁拼命才怪呢?

东窗事发,有些库兵闻讯之后,迅速逃离。怒不可遏的道光迪令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严拿务获。最后,大部分库兵被控制,不少库兵被拘捕,但如何处理也是一大难题,不仅人数众多、涉及面广,取证也很困难。另外,这是几十年间的作案,各级官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他们稍微负责一点儿,也不会酿成此等奇案,若是现在追究官员责任,又面临着法不责众。所以,道光帝也一筹莫展,真不知该找谁算账了。

经过大臣劝解与开导,道光帝也逐渐从激愤万分中平静下来。道光帝愤怒地表示“本应立置重典,以肃法纪,惟事阅多年,官非一任,即书吏丁役等亦人数众多”,要想查个水落石出已不可能。除了个别证据确凿、情节恶劣的库兵被处以死刑、流刑、徒刑外,基本上没有追究官员们的责任,这并不是对他们的宽大处理,而是道光帝此举别有用心,国家当下急需用钱,对于本应承担责任的官员,除了给予降级分外,关键是责令他们分赔国库损失,尽可能挽回损失,但追缴的结果很不理想。

银库大案对道光的打击很大,不仅九百多万两雪花花的白银不翼而飞,让崇尚节俭的道光心疼不已,更憋气的是此等大案竟然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其中几个年作案的库兵至今逍遥法外。

道光帝怒斥道:“奉旨饬拿,乃经年累月,置若罔闻,迄未就获。该衙门等所司何事,玩泄已极!仍著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各衙门一体严拿务获,归案究办,毋许再有延宕!”尽管道光大发雷霆,在逃的库兵依然杳无音讯。

道光帝君临天下二十多年,虽励精图治,但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四章 谁人能信,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