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相聚温园(2/3)

作品:《雄霸三国

将桌案上的书籍重新排列顺序,也不看魏越:“王允昨日回京,曹操今日入京,说是今日天色已晚不便入都亭借宿温园,邀请主人前往温园一叙。”

不见魏越回应,杜氏继续说:“也确实奇怪,中原离了王允,又去曹操,恐怕遣散降军一事会生波折。”

两个重量级核心人物都离开豫州、兖州,就向河北战场一口气将卢植、宗员都调走一样。

魏越不清楚这是朝廷授意的,还是曹操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值得推敲,有一种代表中原战场向朝中施压的感觉,不知道是在为王允摇旗呐喊,还是在害王允。

稍稍一想魏越也弄不明白,毕竟这个关键时刻里曹操的行为太过离奇,索性翻开曹操的请帖,魏越看了不由呵呵发笑,对杜氏道:“曹孟德意气风发,有意邀我一同前往凉州平叛。”

他如果没记错,这次应该是张温负责凉州战事,董卓、孙坚、陶谦都会隶属张温;似乎不关曹操的事情,怎么曹操也有心思去凉州作战?

现在正是功勋将校分享蛋糕的时候,可谓是新年新气象,以曹操的资历、人脉、功勋怎么也能做个大郡郡守施展拳脚。有这个积累后,再征入朝中授予将印出征,怎么看都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

若不去当实职太守却继续领兵,怎么看都是亏本买卖。沙场卖命求的就是封疆大吏做一方土皇帝,哪怕逍遥半年也是很痛快、划算的。说的再简单一点,领兵作战精神压力很大,当一阵子地方主官能有效舒解情绪,一张一弛才是正道,几乎每个官员、将领都是这么过来的,曹操这么急着去凉州平叛,怎么看都是一种耍脾气行为。

在他揣摩曹操心思时,温园之中曹操也在跟蔡瑁咨询魏越近来的动向,一听魏越常常去山中找曹仁兄弟,不由心中快意。

以至于天黑晚宴时,曹操领着人在温园门前亲自迎接魏越,见了跟魏越而来的王凌,曹操、蔡瑁脸色都是一变。

这场晚宴的主办人不是张温,而是蔡瑁。

厅堂之中四张桌案拼在一起,蔡瑁在上首,曹操在下首,魏越、王凌面对面而坐,桌上三口铜釜咕嘟熬煮散着香气、白气升腾。

生姜为主料的汤水喝了几口,四个人脸上出汗,王凌更是解去束发丝带以便散热,而曹操拿着布巾不时擦汗。现在的他不是几年前的八字胡,也不是环嘴短须,而是环脸胡须。鬓颊胡须较浅约在寸长,下巴处胡须浓密足有两寸长,比上次魏越见他时,形象、气质中更多了一种厚重感,看着似乎比八字胡时期更靠谱的样子。

几杯酒下肚,彼此有意推动下,话题从各地人物、京中近来变动转变到当下人人热议的‘平叛大礼包’上,功勋最高的皇甫嵩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朱儁拜右车骑将军,由都亭侯更封为钱塘侯。各种太守、县令、县尉更是打包出售,大量的有功将士、义军首领得到朝廷官职。

一个车骑将军被一分为二,不是朝廷小气,而是封赏已经到了极限。车骑将军上面是大将军,大将军授予外戚已成惯例,总不能好端端的夺取何进的大将军授给皇甫嵩二人吧?

而骠骑将军几乎是霍去病个人专属,按照官制与大将军等同,象征意义更是极大,朝廷要拜某人为骠骑将军,也没几个人敢要。

车骑将军下面就是卫将军,卫将军又负责的是京中戍卫,现在弄一个卫将军出来非常的不合适,会将京中二元对立何进被死死压制住,没必要再添变量。

所以干脆,两人都拜为车骑将军,以左、右番号为前置作为区分。这么做依旧存在矛盾,按照右高于左的人文习惯,功勋相对较小的朱儁反而位在皇甫嵩之上了。

只要不瞎,谁都知道挂冀州牧的皇甫嵩,比单纯领兵的朱儁权大。可朱儁就是右车骑将军,在将军号序列上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119章 相聚温园,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