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恩威(2/3)

作品:《雄霸三国

如魏越说的这样,现在没人敢打破平静,所以绝对优势、绝对正义、绝对合法的魏越,是没必要太在乎恩威先后顺序的,反正其中一点点小小的落差,完全在容错范围内。

“大将军豪迈,是儒过于计较微末得失了。”

“非是我豪迈,而是眼前局势尚好,能由我豪迈而行。以后,可就如履薄冰,得小心翼翼而行了。”

魏越感慨一声,李儒也是陪笑认同:“既如此,那儒就献丑了。”

“所谓布恩,首在三公。”

“太尉掌天时,司空主地变化,司徒管人之教化。天时有变气候无常,则太尉领罪更替;地动水灾大风虫害,则司空失德,难免更替;百姓有变,道德崩丧,司徒之过也,亦要更换有德之人。”

“今司徒董卓虽录尚书台事,然仰大将军鼻息而活,其心惴惴若不能安,或许会为一害。”

“太尉马日磾、司空刘弘稍有变故,将失公位,难留朝堂之上,想来此二公心存此患久矣。”

“若是大将军能使三人公位永固,不再因微末琐碎之事而废,此三人今后行事必然念及大将军恩惠。”

魏越听着缓缓点头,道:“确如先生所言,董卓就此事而言夙夜忧叹,寝食难安。据我所知,董卓使董承多拜访太皇太后,有意请太皇太后复立上公之位。”

因董仲舒那一套天人感应,所以天下有灾害,那一定是朝廷失德,天子失德。天子怎么会失德呢?所以一定是朝廷失德。

于是三公就成了替罪羊,太尉管天,有了陨石坠地、异常的暴雨、大风,雪灾,那么一定是太尉失德,就要换一个有德的太尉;管地的司空,管人的司徒,也都是这样,三公成了荣誉性质的政治吉祥物。

前汉在三公位之外,还有上公。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位格等同于上公,与三公配套的三上公除太傅之外,还有太保、太师。就字面意思来说,都是教授太子学问的重臣、大贤。

董卓这个录尚书事的司徒的确很尴尬,万一真有不长眼的向董卓发难,将某地民变的原因扣到董卓头上,认为是司徒董卓失德,才使得地方发生民变,那么董卓丢了司徒公位后,还能不能保住录尚书台事这个意义重大的头衔?

这是目前董卓的死穴,魏越要弄死董卓,稍稍示意,有的是人跳出来弹劾董卓董司徒失德。

为了保住地位和性命,董卓很干脆的放弃三公位,而是追求上公位。

魏越已经是上公大将军,可天子年幼正需要学习,魏越用兵如神,又书法冠世,如何做不得小皇帝的老师?既然做天子的老师,那么加一个太傅、或太师也是可以的么。

等魏太师或魏太傅心情好了,回头给他董司徒弄一个少傅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不单单挂着司徒头衔就可以了。单单当着董司徒,董卓真的很难睡个安稳觉。

同理,董司徒可以被合情合理的搞下去,马太尉、刘司空也是很容易下去的。这个节骨眼上,谁愿意放弃权力?尤其是魏越还比较认同三公,给吉祥物三公让权的举动,更是让马太尉、刘司空不愿下台。

马太尉、刘司空的权力来自于各自的影响力,以及魏越对他们两个人的尊重,魏越不听他们两个人的意见,他们就要沦为吉祥物。可魏越还是很尊重他们的,三公分管九卿,大权在握半个多月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现在谁愿意下台?

没人愿意,可三公选拔、任用规矩就是那样,都快成了定制,谁能改变?

李儒则提议魏越来改,改革三公的花瓶地位,从官制上恢复三公的威仪,而不是单单是替罪羊一样的花瓶。这么大的恩惠,三公拿什么来报?

往日魏越尊重三公的意见,让三公的影响力大增,三公也投桃报李,联动九卿积极配合魏越维护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350章 恩威,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