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立场(3/3)

作品:《雄霸三国

段公遗志善战之余更兼狠辣,又是汝南袁氏之故吏。此二人手握关中精锐,凉州叛军中又多其故吏,这二人联手,足以败坏我等筹划。”

筹划的是和平解决或尽可能平缓的完成皇位传承一事中的权力交接,何进不愿意对宦官斩尽杀绝,张让等人也愿意暂时退出权力中心……不是张让等人多么的慷慨,而是双方在有意维持古老的政治传统,而不是政变传统。

何进与宦官的关系很亲近,宦官等人和平下台,那自然是何进这位大将军、新皇帝的舅舅摄政,这个过程中没其他士族集团多少事情。双方如此和睦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刘辩的岁数,十四岁,再过几年也就眨眼间的功夫就要亲政了,到时候宦官又能名正言顺的卷土重来了。

宦官卷土重来,这个过程中自然更没有其他士族集团的事情。今后的宦官与外戚的矛盾几乎可以压下,重点还在于何进兄妹能否活的长一点,一个外戚大将军舅舅,再加上一个坐稳位置的太后,别说宦官,就连皇帝也要安分一点。

桓典作为蔡邕一系今后的过渡领袖,出雒都前又一直在皇帝身边做事,自然对皇帝的情况十分清楚。

只是也没想到突然振作起来持政的皇帝竟然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心中感慨之余便不得不面对眼前这个凶险的局面。

一旦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联手,那么关中的皇甫嵩、董卓也就能放下私仇联合起来,进而可能拉整个凉州叛军上船,这足以打破何进、张让和平交接权力的计划。

而且,皇帝又会做出怎么样的布置?

明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还要征集精锐军队到雒都以增强中枢权威,难道皇帝就不会做出一点布置?

稍作考虑,桓典就确定了后续三方会谈时所要的东西:“为预防雍凉之军合流造逆,我并州、河朔之兵必须掌有孟津或小平津之一,以便迅速上雒拱卫朝廷;其次,羽林中郎将一职不可落入袁氏或杨氏故吏之手,最好由我等掌握;第三,河内之兵终究存有隐患,大将军务必早作准备以亲信节度。”

袁术是虎贲中郎将,而袁氏故吏董卓在羽林军中存有十分复杂的关系,必须要防范。

魏越相信钱塘侯朱儁是君子,桓典可不相信,最好把朱儁从河内挪走。

毕竟河内兵的底子就是朱儁昔年的右路军,这支军队若加入政变的敌对方,足以拖延、掐断并州军、河朔军宝贵的上雒时间。
本章已完成!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274章 立场,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