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师无道(2/3)

作品:《雄霸三国

在他说话间,顾雍紧紧抱着焦尾琴缓步走来,隔得远远就笑着对蔡琰说:“扬祖恐怕等不到明年了,可能秋雨前就要与我去雒阳一趟。”

“这是为什么?”蔡琰语速轻快发问,感觉不妥当又看魏越:“平白无故的,阿越怎么要去雒阳?”

顾雍年纪比魏越大两岁多,是蔡邕一家避居吴郡时才拜入蔡邕门下求学的,比起魏越,顾雍更受蔡邕喜爱。

就连顾雍的名和字,也是蔡邕赐下的。

蔡邕字伯喈(音皆),邕字音、意与雍字一样,都是和谐、顺畅的意思;伯喈的喈字意思是指声音(音律)和谐。

顾雍字元叹,名和字都是蔡邕赐下的,元叹的意思更简单,即赞叹的意思。尤其是名雍,与蔡邕自己的名邕是通假字,这是蔡邕对顾雍这个学生的全面认可。

而魏越字扬祖,字是蔡邕早早赐下的,古越地就是当今的扬州;越与扬都有超脱之意,兼之蔡邕明白魏越求学的用心,这才起了这么一个字。

魏越突然得知一时也想不到根由,对着走近的顾雍抱拳行礼:“元叹师兄,这是何故?”

顾雍笑而不语,蔡琰又催问一遍,顾雍才开口:“具体原因事关‘古今经文’,这回雒阳之行无外乎誊抄、校对。”

古经派和今经派是如今学术方面最大的派系斗争,简单来说今经派的教材是以汉隶写成的经书为主,古经派是秦篆、蝌蚪文写成的经书为主。表面上今文派提倡实用,古文派是原教主义者。

实际上争夺的是对经书的解释权,古经派获胜意味着古经派是正统,官吏的选拔、考核就应该以古经派学说为纲要;反之亦然。古今之争,自汉朝建立以来就是最大的纷争源头,哪怕如今士人不断被打压,这种内部争斗从未有停止的趋势,反倒越演越烈。

顾雍见魏越、蔡琰俱是皱眉沉思,也就不再隐瞒什么:“熹平四年,时任议郎的蔡师会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上疏奏请正定五经文字,并刊石刻立于洛阳南郊太学门外。获准后蔡师与诸大儒随即开始对今文所传《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书进行书校订,每经并附校记。”

“其中,石碑所刻文字以蔡师原稿为准。”顾雍说着沉默片刻,后面的事情就没必要说了,完全是蔡氏一族的受难记。

因蔡邕给皇帝的密奏泄露,导致蔡邕叔父卫尉蔡质被司隶校尉阳球冤杀;因皇帝有意赦免,蔡邕一家改死刑为流放五原郡。流放的路上阳球派出刺客再三追杀,这才给了从五原郡内迁太原阳曲的魏氏机会。

后来蔡邕得罪五原太守王智,王智是中常侍王甫之弟,为避免遇害,在羊家的帮助下蔡邕一家转移到吴地避难。

蔡琰垂头,两条浓黑的柳叶眉微皱,因为欠下了羊家天大的人情,她姐姐蔡琬嫁给了丧偶的羊衜。羊衜原配是孔融之女,其父羊续是因党锢之祸而下野的名士。

魏越眉宇之间郁气积聚,他与更为知性、温柔的蔡琬感情更好如同姐弟一般,蔡琬的命运非他所能改变,如今想起来就如断指一样痛彻心扉。

他的阴郁情绪也感染了顾雍,蔡琬的命运只是让魏越愤恨力量微薄,那么让顾雍看来有的只是深深的遗憾。若他早一点动手,在羊衜丧妻之前请自己长辈向蔡邕下聘,那这件事情一定能成功。

可惜,两年前的顾雍脸皮薄了一些。同样陷入回忆的顾雍,却没发现魏越神情阴郁的不正常。

重明里(村),蔡家后院正房,前厅。

蔡邕盘坐在主位背后是木板屏风和竹帘,左首顾雍跪坐,右首魏越跪坐;后堂里蔡琰调试琴弦,琴声断断续续。

前厅之中还有一名小童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雄霸三国 最新章节第1章 师无道,网址:https://www.6s6s.net/85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