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出奇谋(2/3)

作品:《太平血

,已成气候,各地乱党又是此起彼伏响应,要想剿灭绝不能急功近利,要像康熙圣祖爷剿灭吴三桂那样,徐图缓进,步步为营,以全国之力消耗贼寇,十年之内方能有剿平的希望。老朽留给你的家底不多,眼下只能自保避战,断不能一战而断送了整个江南战局啊。”

向荣自从接任之后,也是想了很多,徐广缙的话和他所想的差不多,太平军势力已成,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剿灭的,清军唯有靠所占有的广袤领土和人力与之周旋,等到军强贼弱之时,才是反扑的时机,仅靠眼前的军力一味堵截鏖战,清军可能撑不了多久。当下向荣朝着徐广缙深深一揖道:“徐公放心,在下明白此间厉害,定会上奏朝廷,陈书厉害,重新制定一个剿匪的远之计。”

徐广缙有些欣慰,眼角湿润着道:“老朽别无所求,只是尚有一个表侄儿朱铭尚在军中为都司,只望欣然弗照一二。”

向荣点头道:“徐公放心,在下定会看顾。”

话别了徐广缙后,向荣东拼西凑,拉上广东、福建、江西等省调来的援军,好不容易凑足了一万五千余人,从江西陆路北上,和秦定三部会合后,总算清军组织起了一支两万余人的援兵,在武汉三镇外围与太平军对峙。

迫于咸丰严饬痛剿的旨意,向荣派遣道员李孟群等将对武昌太平军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但都被太平军打退,清军损失千余人和一员游击。向荣见太平军防备完善,只能固守营盘对垒。

萧云贵可没功夫和向荣在武昌外围拼消耗,攻陷武昌后的第九天,西殿太平军留下李以、陈玉成部三万人镇守武昌,其余五万太平水陆大军和三万随军民夫号称十万之众,水陆并进开始沿江而下。

西王萧云贵、左宗棠、洪韵儿等先行登舟,罗大纲、唐正财等统率水师护卫,林凤祥、李开芳、吉元、林启荣、朱锡能等将率陆军夹岸护卫,浮江万艘,帆樯旗帜如云,浩荡东下。清军与太平天国打了许久的仗,一直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如今太平军已扩充至十万,沿途防堵清军却不过数千人,于是望而逃。

咸丰帝罢免徐广缙,改任老于行伍的向荣为钦差大臣后,又加派宿耆老臣琦善、两江总督陆建灜为两名钦差分别负责江北和江东的防务。

向荣发觉太平军顺江东下之后,摄于咸丰严旨,只能采取平行追击战术,沿陆路追赶太平军,意欲集重兵于九江,与西殿太平军决一死战。

但沿途清军围堵甚不得力,除老鼠峡爆发一场不大的战斗外,武昌至九江数百里,官兵逃散一空。让向荣根本没有时间集结兵力堵截,只能在太平军后面苦苦追赶。

两江总督陆建灜闻太平军兵出武昌,胆战心惊之下,不顾面子,开船抛弃下属连夜逃遁,撤至九江等待向荣援军。陆建灜愁苦万状,夜不能寐,起床巡视,竟被和他同样神经过敏的巡夜士兵当成贼人抓住一顿胖揍,折却牙齿两个,可谓是倒霉到家。

陆建灜撤退到九江,依然觉得离太平军太近,安全缺乏保证,又星夜下彭泽,到了彭泽,越逃越是胆战心惊,放火烧了自己的座船,乘小舟返回南京。

江西巡抚张芾原在九江驻防,见陆建灜逃窜,心想钦差都逃了,自己这个空头巡抚不逃更待何时,张芾又自称“菩萨心肠”,索性都是败仗,不如救人性命,于是将他能调动的沿江清军全部后撤,让士兵与己一同逃窜,于是向荣的计略就这样失败了。

西殿太平军得张芾相助,进展顺利,不数日即攻克九江、彭泽、小孤山,沿途守军未作任何抵抗。攻下九江后,萧云贵留下林启荣镇守九江,分出老兵五千,又命林启荣在九江招募万余新军为辅。这一点上萧云贵还是比较放心的,林启荣历史上就是守九江出名的,由林启荣出镇此处,和武昌互为支援,相信清军无法在短期内对九江形成威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平血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各出奇谋,网址:https://www.6s6s.net/359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