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〇章 滇军伤逝(2/2)

作品:《重生的红小鬼

死伤上万,这与人家大清就扯不上关系了。尤其是重九兵变的人,都是互相争斗而死。实际上乱子还都是从那时候来的。”朱培德说:“此一时,彼一时。广西、陕西、山西、湖北、湖南、广东,哪个又不是如此了。”蒋中正说:“我们是民国,人民是自由信仰的,也是不同派别的,不让人家祭奠是不对的。赵博生一个军头,是没有这个政治头脑的。”朱培德说:“人家北方不愿意探究我们这些往事了。他们北方还不是老军阀们打成一片浆糊。我看,赵博生还是觉得同乡殉国的壮烈,生出一股悲情。军人战死在外,没有祭奠,确实是孤单啊。”朱培德一直在外苦战,不禁有些悲凉。大家唏嘘半晌,也觉得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大家就没有回电。赵博生拉着文训官赵恒敬,找到强邻。强邻却刚刚做完试验,正在家里整理数据。了解完赵博生的事情后,他说道:“这件事情做了也就做了。地方上的事情,总是把事情想的太复杂。”赵博生说:“是啊。我又不能不去做。至少他们要给我一个理由啊让我不做的理由,我也能告慰同乡。”强邻说:“他们认为自己是革命的,所做的事情就都是正义的。他们不愿意还有人解开他们的伤疤。这是典型的自我正义的表现。所以这件事他们说不出什么道理来。”赵博生说:“所以,我只能是申请地皮,让我盖一个小坟头。”强邻说:“既然做,你就做一个像样的。把师长、副官还有士兵都祭奠一下,留下一个精致些陵园,给后人祭奠。尽忠的人,值得这样做。”赵博生说:“也只能这样了。反正是把关系弄成这样了,希望不要影响南北团结就好了。”强邻说:“南北团结的事情,就要建立在理性和真相上面。你的祭奠还是很有意义的。难道大明忠臣薛尔望影响了大清的统治么没有。大清还是很明白的,这些民间传统还是需要的。”赵恒敬插话说:“我看还是把士官六期生的历史写一下。他们是辛亥的主力。我哥哥也是这一期的,我还是比较熟悉,也愿意写。”强邻感觉到一些意义:“李根源、唐继尧、顾品珍、李烈钧、刘存厚、李鸿祥、谢汝翼这帮人写一写,很有现实意义啊他们在云南就大概有几十人”赵恒敬说:“往届留日士官都是6080人,第六期翻倍,人数最多,150人左右。云南大概常驻的有10多人,参与的有20多人吧。来来去去,云贵川、江西的学生都往云南跑。因为蔡锷任总督的关系吧,云南辛亥国变后一直稳定。”强邻说:“乱子是蔡锷死后”赵恒敬说:“是的。云南的三次革命都率先出兵外省,后来还想扩大云贵总督的领地到四川,两广,造成了云南的乱局。所以,乱子也是蔡锷弄出来的。蔡锷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不是云南人。我们湖南宝庆人。”强邻说:“所以,他总是要打出去,打回去”赵恒敬说:“也不能这么说。蔡锷是梁启超的学生,立宪派和进步党。他把云南当成立宪派的基地,但是能够维护本地安宁,兼顾西南云贵川的安宁。蔡锷护国是护国,但唐继尧参加护国战争是不得不护,否则也是被革命。你知道,李烈钧等人都是革命派,在云南也是很有影响。师长们的革命,谁都害怕啊。”强邻说:“蔡锷活着的时候并不乱啊”赵恒敬说:“蔡锷也没有回到云南,一直在四川。后来的李烈钧、顾品珍、赵又新承接了蔡锷的部队,也都没有回来。虽然顾品珍回来了,但是被打死了;朱德、金汉鼎等人跑了;项铣抵抗不过死了。驻在四川的两个军长赵又新战死在四川,顾品珍死在云南。驻川的四大旅长,剩下了金汉鼎和朱德,也都逃跑了。那个第一旅长耿金锡早就离开滇军,跑到西北军现在又重新做到旅长。李烈钧这个人,和李根源一样,功成身退,躲得远远的。”强邻说:“蔡锷开辟了一个思路,后面的人执行的不好但是还有活下来的还有朱培德、朱德、金汉鼎等一期的学生。”看来没有贪欲,保持一丝理智还是重要的。

...
本章已完成! 重生的红小鬼 最新章节六四〇章 滇军伤逝,网址:https://www.6s6s.net/3508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