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章 北方的一李三张(2/3)

作品:《重生的红小鬼

听懂南方湘潭乡下韶山话,两个人的交流可以想象。

蒋廷黻也感兴趣了,他不明白中国这段历史。这个时期他在法国参加教会的服务团,给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劳工提供服务;战后回到美国上哥伦比亚大学,也就是战后和会。正是因为这个战后和会上,日本要继续占领青岛,才引起的五四运动。1919五四运动的人,打了1915年袁世凯时期签署的“二十一条”,实际上签署的是谈判后的“十四条”。因为日本在战后要维持的还是“十四条”,所以人们找到并暴打了失去袁世凯保护的陆宗舆、曹汝霖、章宗祥等人。实际上1915年执行签署的人是外长陆征祥。1919年五四当时,又在巴黎主持战后合约谈判。碰到的是梁启超组团在巴黎的抗议队伍。

蒋廷黻当时还在法国帮助劳工,他知道陆征祥是民国首任外交部长在谈判。蒋廷黻研究外交史,也知道现在陆征祥已经在比利时出家了。蒋廷黻认为值得一记的是,陆征祥的恩公和上司许景澄外务大臣1900年庚子之乱被慈禧杀了。他冒死上书慈禧说:“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慈禧大怒,许景澄被定“任意妄奏”、“语多离间”罪名;7月28日,与袁昶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口。

这里可以对比五四时期的政府活动与民间的活动的反差。许景澄接手处理的是《辛丑条约》执行问题,让自己的徒弟陆征祥记着这个耻辱。陆征祥是中国外交官职业化的初始提倡者,他还是签署《十四条》,俗称《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政府和山东省的仕绅请愿团要求他签署的。再到1919年的时候,他在巴黎不肯签署,但显然也不能拒绝。拖延到最后由顾维钧善后。此后就不再回国,陪同病妻回比利时老家,妻死出家当修士。

当时陆征祥对下属顾维钧说:“弱国无外交”。同是基督徒和基督徒家庭,他的心路历程可以想象,但难以言表。

蒋廷黻恢复心情,继续倾听那时候国内的忧国忧民的学子们,是怎么为国家奋斗的。

张崧年说:“张泰来那时候是共产国际魏金斯基的翻译,张恺荫是大钊先生的联系人。我则是负责宣传这个阵地,还有代理一些接待等任务。总之他们都是外面联络任务多,我是内务宣传。我这段时期还在研究罗素的数学和哲学,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活动家,是一个学者。”

张恺荫说:“崧年兄与陈公博差不多,总是有自己的思考,与他们谈得来的也都是大学问家。我们则要联络更为普通的阶层。现在成为普罗大众,也就是无产阶级。”

张崧年说:“我受波兰特-罗素逻辑哲学影响,也受他们的自由主义影响,追求思考和人生的自由。并没有多少目的性。说起自由主义,其实大钊等人也是这些思想信徒,但是他们更为注意社会的改造。”

张恺荫说:“是的。说起自由主义,大钊先生的思考来源,最先是另外一条线,就是江亢虎这个思想家。江亢虎思想来自日本河上肇,河上肇来自俄国的克鲁泡特金,克鲁泡特金哲学来自俄国巴枯宁,巴枯宁来自法国普鲁东,普鲁东来自德国施蒂纳,施蒂纳来自德国黑格尔青年派系的“自由人集团”。施蒂纳与恩格斯是很熟悉的朋友。普鲁东则是马克思在第一国际的论争对手。”

强霖说:“听起来,法国普鲁东是一个重要节点,他的观点发散给俄国流亡者。”

张恺荫说:“是这样的。普鲁东主义实际上就是无政府主义,他创造一个“安那其”(an-archy)一词表述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也是与自由主义难以区分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绝对水平的意思。在社会中,谁也不能比谁高。”

袁三突然插话说:“他的绝对水平,可以理解为无军队、警察等强力部门,也无学校校长等传统体制,家庭呢?社会最小的组织细胞是什么?”

[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的红小鬼 最新章节三一四章 北方的一李三张,网址:https://www.6s6s.net/3508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