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乱(五千字大章)(3/5)

作品:《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黄河的主干不要再轻易改变,但在河北与京东路开设一些分支,舒缓主道的水流压力是可行之策。

随后,赵桓又听完周朝汇报的关于这次洪灾的损失统计。

民间损失至少三千万贯,相当于五年前大宋朝廷半年的收入了。

朝廷拨出来赈灾的一千万贯几乎全部消耗完。

此次动员的人数多达四百万,几乎半个河北、大半个京东路都被动员起来。

这是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非常震惊。

这是一场军民在朝廷的组织下联合的自救和防护。

关于黄河改道的提议,被赵桓否决了,在京东路和河北路挖分支的提议被通过。

并且,朝廷鼓励一部分灾民南迁,或到京畿路。

具体的方案则是,朝廷的公田放开对京东路和河北路籍贯的低价售卖。

而在京畿路和江南东路、荆湖路一带,朝廷的艺造局针对此次受灾,也增加的招募人数。

总的指导方式就是通过释放资源,增加社会就业,来疏导灾民的南迁,给河北路和京东路的社会减少压力。

事实上,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因为黄泛区的形成,赵桓也不得不开始减少对黄河下游两边的经济建设投入。

并且引导百姓西迁或者南迁,是朝廷需要持续做的一件事。

那京东路和河北路南边难道就放弃不管了吗?

虽然是黄泛区,但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良田。

现在的大宋连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没有正式进入,不可能修建起像后世那样的三峡大坝,所以,洪水再次来临,依然是要人来去治理。

唯一能做的是寻找根源。

黄河自从宋朝开始不安分,是因为上游沙化非常明显。

华夏自西周开始,核心地区是关中和中原一带。

尤其是关中,长安被历朝历代作为首都。

华夏古代的建筑皆为木制建筑,需要的是大量的木头。

例如阿房宫,例如大明宫。

这一千多年的开采,关中地带的植被明显受到了破坏,上游河岸被冲刷进入黄河,泥沙随着河流不断下来,积累起来,抬高了河床。

同时也造成河道拥堵,造成中下游的水患。

赵桓打算成立一个司,专门在黄河上游种植草木,严禁那里地植被的开采。

这种事情不能再拖延下去,从现在他就开始做起来,后世的后世,一定会有收获。

几天后,谢大海给了赵桓一份最新的关于京东路和河北路民情调查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民间恢复之时,多了一些言论。

例如有人在民间悄悄嚼舌头。

这一次的黄河犯难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官府通报不实,实际死亡人数多达五百万!

这是皇帝失德,上天的惩罚!

当今新政无道!

……

这些声音虽然还不大,但都传到了赵桓的耳朵里。

这几日,皇城司卫在京东路和河北路的巡逻明显加强了。

远在上京皇宫里的完颜宗磐像往常一样见到金帝完颜晟,他说:“陛下,抑宋三策之核心,派细作去怂恿灾区的少年人,尤其是只读了一些书,以为自己有很大本事的少年人,让他们来反抗那个狗皇帝。”

完颜晟有些不相信:“那些读了书的少年人真的会反抗赵桓?”

“陛下,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蠢货,读了一点书,什么也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其中之一,他们蠢起来的破坏力,是一般百姓的千百倍!”

完颜晟对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最新章节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乱(五千字大章),网址:https://www.6s6s.net/3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