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金阳造船厂的困局(2/3)

作品:《饮食1999

造大船台,买大龙门吊,升级码头,两年后就能看到效果。

如果金阳船厂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妥妥一家上市公司。

“那两个大股东也未必没有自己的道理,他们觉得于长林土包子一个,落伍了,还是南棒子的理念好,管理先进。混个合资企业,也能减免税费!哎!他们不知道,厂子在于长林手中,将来亏待不了他们,在南棒子手里,将来他们哭都来不及。”

眼下那两个大股东要撤资,于长林焦头烂额地应付供应商,并且还要四处筹措资金。

厂子现在是半停工状态,所以于海波他们才歇在家里。

“那两个大股东大概有多少股份?”孙林觉得当务之急是先安抚两个大股东,这样,其他股东就不会人心浮动。

于海波默默喝着酒,扬着眉毛看了孙林一眼,意思你问这干啥?你有钱接手这部分股份?

孙林并没有把于海波的轻蔑放在心上,而是琢磨开来,这倒是个好机会,可以介入到造船行业,可惜没那么多钱。

水产公司还没到产出期,负债率这么高,没法继续贷款。实际上水产公司很需要自己的航运公司,可以自己组织海运到rb。

将来他的商业版图,无论如何不能缺了物流,缺了海运。甚至可以说,任何一家大型实体企业,都离不开物流。

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近,华夏的对外经济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繁荣,随着沪海等沿海港口城市的成型,华夏的航运企业跟造船企业会有一波大爆发。

“才一千两百多万,嘿嘿,他们占了大便宜却看不清,将来到哪里找这么好一段滨江地块。更何况,金阳的那帮技术人员,不知道值多少钱。只有外国人才知道技术人才值钱,我们国内的土老帽们不清楚。”唐昌远替于海波回答。

于海波叹了口气,“一千两百多万啊!”

金阳造船厂虽然总股本三千五百多万,但总资产加上那艘集装箱船超过1.2亿,当然负债率相当高,总负债8000多万。

那两个股东理直气壮,都是因为于长林的大胆冒进,才导致了这样的困局。如果那艘集装箱船成为废铁,那都快资不抵债了,赶紧撤资。

目前建宁造船厂伸出援手,给了一些修船业务以及一些小型船只的建造,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年头谁都不容易,钢价一路暴跌,船价也跟着跌,除非是提前备好料,并且订单价格高的,才有不错的利润。

但这是1999年,不是后来波罗的海指数狂飙的时代,船企在手订单可以排到两三年后,这样的船企当然无所谓船价跌。

只有孙林清楚,国家正在实施政策调控,钢材需求正在增长,钢价会涨,船价也会涨,而且随着国家海运的需求爆发,船价会涨的更多。

等到2002年的时候,跟现在完全是两种情况,现在买艘船,实在是捡了个便宜。按照现在购买力跟后世购买力一比四来计算,现在的船价真是最低点。

家里的水产公司需要有直达rb的海轮,2000正好,可以走日韩跟东南亚、香江、奥门、湾湾。

现在海东光是文蛤出口就能有每年一万多吨,加上其他小海鲜、海鱼、海产品,每年有好几万吨的运量,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出口rb。

海东海鲜出口量增长很快,尤其是文蛤,孙林接连在《东京美食家》发表跟文蛤有关的料理之后,更加引爆市场。

整个海州的海鲜出口更加可观,更何况其他货物。

别的不说,现在在海州新区以松井财团为首的一系列日资企业,等到完全建成,每年的运量也相当可观。

这么就计算下来,这首2000光是海州地区就有足够的业务,海州港跟海东港现在都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饮食1999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八章 金阳造船厂的困局,网址:https://www.6s6s.net/204501/108.html